肢冷莫等闲,当心“脉管炎”

刘辉
刘辉

副主任医师 周围血管、烧伤疮疡病科

河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临床上都有哪些分期呢?不同阶段都有什么症状表现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中医学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归于“脱疽”范畴。《黄帝内经》对周围动脉病的认识是这样写的:“发于足指,名日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对脱疽后期的症状特点、预后判断、治疗方法的描述颇为准确。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发展过程分三期

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著。

中期(营养障碍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静息痛。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后期(坏死期)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或坏死,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脉管炎多见于北方寒冷地区,多发生于下肢,被侵犯的动脉日久呈条索状,形成血栓阻塞,引起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甚至发生溃烂、坏疽。根据这些症状表现,如果一旦发现肢体发凉、怕冷、苍白、麻木、疼痛等不适的话,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