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哪些先天性心脏病适于介入治疗?

张成立
张成立

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
极速问诊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1967年Porstmann 首次施行非开胸法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获得成功。国内1983年开始应用该技术。1977年Rashkind等经静脉途径送入伞形补片闭合PDA成功。1992年Cambier采用弹簧钢圈封堵PDA,1997年Masura等开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我国1998年引进Amplatzer技术。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是Amplatzer法及可控弹簧栓子法。

适应证

一、Amplatzer法

(一) 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 ≥2.0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二) 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直径≥14mm的PDA常合并较重的肺动脉高压,其操作困难,成功率低,并发症多,应慎重。目前国产PDA封堵器或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有助于较大直径PDA的封堵。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PDA,封堵前应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若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1.3;股动脉血氧饱和度>90%;可考虑行封堵术治疗。首先进行封堵试验,采用球囊或直接用封堵器封堵,若肺动脉压下降(30mmHg以上或降低幅度为原来压力的20%以上),主动脉压力无下降及股动脉血氧饱和度上升,病人无不良反应,且造影示无或仅微量残余分流时,可释放封堵器。但应注意避免过大封堵器造成的主动脉弓降部及左肺动脉狭窄;另外,术中操作要轻柔,一旦不成功应保证将封堵器顺利收回鞘管内,以防止损伤PDA及发生肺动脉夹层等。如试封堵后肺动脉压不下降反而升高,或心率变慢,主动脉压下降,病人感胸闷、气短、胸痛、头晕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应立即收回封堵器。然后严密观察病情,酌情处理。

高龄病人的PDA 有时可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疾患,尽管封堵术前肺动脉压力低于主动脉压力,但升主动脉及股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低于正常(不能用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向左分流来解释)。即使试验性封堵术后股动脉血氧饱和度仍不能恢复正常,此时若肺动脉压力下降满意,病人无不良反应也可进行永久封堵,不过应密切随访。

上述两种情况临床经验有限,需积累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评价其中远期效果。

对于PDA 合并其他可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畸形者,可酌情同期或分期行介入治疗。

对于PDA 合并其他不适合介入治疗但暂时又不适合或不需要外科手术者(如小儿轻度主动脉瓣病变或细小冠状动脉瘘等,可先行PDA封堵术,合并畸形应随访观察,择期酌情外科处理或介入治疗。

二、可控弹簧栓子法

(一) 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单个Cook栓子≥2.0mm;单个pfm栓子≥3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二)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直径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