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胆道先天性畸形的发病机制

王占宝
王占宝

肝胆外科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本病由于胆道阻塞,胆汁淤积,使肝实质受损。早期肝可轻度肿大,数个月后即可发展为严重胆汁性肝硬化,肝脏明显肿大,质地变硬,表现为褐绿色,呈细颗粒状或结节状。切面可见网络状灰白色结缔组织增生。显微镜下,肝小叶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条索分隔变形,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中央静脉偏位或不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血窦扩张或变窄。肝细胞有胆汁沉着,呈均匀黄染、细颗粒状或粗颗粒状。全部病例可见肝细胞空泡样变性、肝细胞肿胀、肝细胞增生和库普弗细胞动员象。与此相反,新生儿肝炎的肝脏特征是小叶排列紊乱,同时有肝组织坏死,多核巨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胆管纤维增生较少,但两者有时难鉴别。

Kasai认为胆道闭锁的病理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硬化性胆管炎,侵犯肝内、肝外胆管系统。常呈节段性,亦可发生在肝门部。肝内胆管,尤其是微细胆管常不受累。肝内型病理改变在出生后2~3个月可表现为胆汁滞留、肝硬化,出生5~6个月,多数小叶间胆管破坏消失,小胆管排列不整齐,狭窄或闭锁,新生胆管明显减少,在汇管区域几乎见不到胆管。发生炎症的胆管可以完全或部分梗阻,梗阻的近端可以扩大,形成囊肿,这种病理改变如在生后3个月内形成肝外引流,则可发生可逆性改变。肉眼观察到肝外胆管表现为可以完全缺如,正常胆管被纤维索取代,残存未闭的胆总管形成一个两端闭塞的小囊等。胆囊可未发育萎陷,或内含“白胆汁”。在肝门部相当正常左右肝管汇合处有一三角形纤维块结构,通过连续切片发现其中有残存未闭的胆管。这些结构与肝内胆管通过一些树样结构相连,只要横切此处纤维块,就有可能使胆汁引流出来,此为行肝门空肠吻合术治疗胆道闭锁的基础。

肝外型胆管闭锁的肝内胆管开放,而肝外部分或完全闭锁。由于梗阻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胆道闭锁的病理改变也有差异。闭锁的胆道在组织学上符合炎症改变,有少许细胞浸润的结缔组织组成其内面覆盖肉芽组织,在肉芽组织中可见到很多圆形细胞浸润和吞噬胆色素的组织细胞,而具有内腔的胆总管见不到上述病理改变,组织学结构正常,其内衬以圆柱形上皮。有学者发现2/3以上的胆管闭锁病儿有巨肝细胞出现,与新生儿巨细胞肝炎相似,故认为这两种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