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嗓音养护和疾病预防

陶波
陶波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人类的发声器官是言语声和歌声构成的辐射器官。它犹如一架钢琴,在正确的养护和弹奏下,能持久弹奏出美妙的音响。

声音嘶哑是教师最易罹患的职业性病症,除烟酒刺激、发声方法不当及用嗓过度等原因外,可导致声音嘶哑的疾病较多,有些甚至还很严重,因此,对于声音嘶哑,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声音嘶哑,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诊治。常见的疾病有:急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结核、喉癌。另外,喉外肿瘤如食道癌、肺癌等压迫喉神经后也可出现声音嘶哑。

嗓音疾病的预防和嗓音保健

一、嗓音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注意嗓音保健,二是加强嗓音练习。

(一)嗓音保健的具体措施

1.教师上课前可适量饮用一些温开水,确保你的喉咙得到润滑。

2.讲课时,应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尽量让你的视线与脊柱成90度角。

3.尽量避免大声喊叫,减轻对嗓子的损害。

4.当自感嗓子疲劳、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时,应尽量休息减少用嗓或短时禁声。

5.在教室里种养植物,经常浇水,避免教室空气干燥。

5.如果室外空气很冷,外出时可用围巾围好脖子,戴上口罩,避免冷空气对咽喉部位的直接刺激。

6.力戒烟酒。

7.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预防咽喉疾病的一个有力措施。

8.尽量避免服用有干燥效果的药物,如抗组胺剂等。

(二)嗓音保健方法和练习方法:

1.喉部按摩: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喉结两旁上下移动.指压力量以感觉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每次约2-3分钟。

2.毛巾热敷:把毛巾用热水浸透后拧干敷在颈部(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反复数次.以上保健法可以增进喉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进分泌,减少咽干、喉痛,以及练唱后喉部不适等。

(三)饮食保健:对用嗓职业的人来说,应特别注意从饮食中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如缺乏维生素A,鼻咽喉部易发干、发炎;维生素C如缺乏,易导致鼻粘膜出血和声带无力;B族维生素能维持耳鼻喉的正常功能。多选用有利于保护嗓子的食物:对嗓子有益的食物有苹果、梨、桔子、香蕉、青萝卜、西红柿、黄瓜、小白菜、大白菜、油菜、芹菜、菠菜、蜂蜜、豆腐、豆浆、鸡蛋等,这些清淡食品有益于润喉、清嗓和开音,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为维持健康有益。少吃过冷过热食物:食物过热易引起咽喉粘膜充血,影响发音和共鸣。过冷的食物可使咽喉部肌肉产生不正常的收缩和血管痉挛,使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致粘膜损伤,影响喉肌和声带的正常功能。不要过度饮酒及食用过于辛辣的东西,因为酒精和大蒜、辣椒、花椒等食物,对口腔、喉咙和食道黏膜刺激最大,易使这些部位充血、肿胀,并使嗓音失调。 (四)生活习惯上的保健:人的声带很娇嫩,不要在上呼吸道感染时过度用声,也不要在月经期或变声期过度用嗓子,在此期间,发音器官处于充血状态,无节制地说唱喊叫,会使声带“雪上加霜”。坚决戒吸香烟。因为点燃的烟草雾气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容易降低呼吸道和发音器官黏膜的防御能力。生活要有规律,睡眠遥证充足,可以缓解发音器官的充血状态,睡眠不足会加重发音器官的充血,会使体内血液偏向酸性,致使肌肉疲劳,尤其是喉部小肌肉非常敏感,往往造成声带嘶哑。

(五)嗓音保健饮品

1. 五味子 麦冬 木蝴蝶,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茶频饮 。适用于慢性咽喉炎兼有失眠者。

2.玄西藏青果 北沙参 金银花,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茶频饮 。适用于慢性咽喉炎兼有干咳烦热者。

3.南沙参 甘草 桔梗 金银花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茶频饮。适用于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者,严重者可药量加倍,当汤药煎服。

4.太子参 五味子 麦冬 木蝴蝶,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茶频饮。适用于慢性咽喉炎年老或体弱气阴两虚者,严重者可药量加倍,当汤药煎服。

二.护嗓关键点:

1.保持口腔咽喉清润,常含1~2口淡开水。

2.保持口腔清洁,养成晚上睡前漱口习惯。

3.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晚解大便习惯。

4.保证充足睡眠,养成睡子午觉习惯。,

5.每天慢跑步半小时,充足中气。

6.龟式呼吸,运气吐纳、气存丹田。

7.餐后少进零食,休息。

8.用嗓后尽量不说话,休息好课间十分钟,缓解咽喉及声带的充血、疲劳。

9.用嗓后,夜间用中药蒸汽熏喉(肿节风、生甘草、南沙参、薄荷)十五分钟,熏喉后保持半小时不说话。

10.感冒、发热、月经期、熬夜、热食时,少用嗓。

11.上大课、演讲、演出前,早睡眠。

12.平时或课后,饮用鸡蛋清(生)、梨水(生梨片凉开水浸泡半小时)、生蜂蜜水(凉开水稀释成微甜,越淡越好)饮用,可润喉悦音。

13. 每天练习哼鸣,哼鸣熟悉的舒缓歌曲,有按摩声带的作用。

14.每天练习“好”、“娃”、“了”、“罗”四字,使喉头放下,能打开喉咙、松缓喉肌。

15.每天 搅舌鼓漱咽津(早晚),即咽口中津液(唾液)。即舌头由上门齿中央开始向左绕20周,再反方向右绕20周。口腔里有津液以后,就反复鼓动20下或更多,像平时刷牙鼓漱那样。再把唾液分三口咽下去,下咽时咽喉用力,有汩汩的声响。《悟真篇》:“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能润喉养生,延年益寿。

16.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成竹在胸,能使言语圆润流畅,可免除紧张语塞、言语干涩而损伤咽喉及声带。

17.餐后含饮淡开水,漱口吞咽,清涤上消化道,保护咽喉。

18.睡前、起床含饮淡开水,清涤上消化道,保护咽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