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厦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2011版《艾滋病诊疗指南》解读
新版《艾滋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于2011年10月正式发布。该指南总结了2005年版《指南》发布6年以来,国内外艾滋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新版《指南》中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方面的内容作一解读,盼望可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一、关于抗病毒治疗目标
新版《指南》中指出,减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正常的期望寿命,改善生活质量;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下限;重建或维持免疫功能;减少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减少HIV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
异同分析
新版《指南》增加了降低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将患者获得正常的期望寿命及改善生活质量作为首要目标来完成,并且增加了减少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这一具体目标,应该说新版《指南》抗病毒治疗目标更具体,更人性化,更高标准。
二、关于成人及青少年患者抗病毒治疗指征
新版《指南》中指出,在开始HAART前,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既往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应控制病情稳定后再开始治疗。急性期无症状感染期患者,若CD4+细胞计数在(350~500)/mm3之间,考虑治疗,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建议治疗:①血浆病毒载量>100000拷贝/ml;②CD4+细胞计数下降较快(1年内下降大于100/mm3);③心血管疾病高风险;④合并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⑤HIV相关肾脏疾病和妊娠。
异同分析相同点
新版《指南》在急性期建议治疗与旧版《指南》相同,将开始抗病毒治疗的CD4+细胞计数由原来的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艾滋病患者出现胃肠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艾滋病人心理应对
恐艾症是什么
HIV感染会导致精神障碍吗
艾滋病窗口期的概念
艾滋病病人就医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