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关爱甲状腺,补碘是关键

李湘奇
李湘奇

主任医师 普外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近年来,健康查体和临床门诊发现,甲状腺结节的病人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处理,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意见。查体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除了结节性甲状腺肿外,相当一部分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当然还有少部分是甲状腺癌,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惊慌和恐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甲状腺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以前的各单位健康查体内容不包括甲状腺,所以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相对偏低,现在查体中心已经提示在例行的健康体检项目中,追加了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在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往往症状比较明显,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甲状腺结节和早期甲状腺癌常常无症状,很可能被忽略了。 2012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统计,触诊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7%,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 20%~76%,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因此值得大家关注,加以重视。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是合成、储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场所,甲状腺激素主要调节机体代谢,胎儿、幼儿及青少年人体生长发育需要足量的甲状腺激素。因此,即使是无明显的不适,甲状腺的体检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甲状腺专科医师的体检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对评估甲状腺结节,鉴别良恶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甲状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贡献更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更值得注意:①童年期头颈部有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③全身放射治疗史;④男性单发的甲状腺结节;⑤结节生长迅速,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局部血流丰富;⑥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⑦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一旦有以上的情况,不必讳疾忌医,当然也不必过分惊慌,到正规医院看甲状腺专科医生是明智之举。

甲状腺疾病如此之多,特别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碘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知道,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碘在人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碘缺乏与碘过量均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提倡科学补碘至关重要。碘作为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缺乏可导致甲状腺肿,表现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碘过量也可导致甲状腺肿,几乎以弥漫性甲状腺肿为主,碘平均摄入量与甲状腺肿呈“U ”型曲线关系,所以碘适量摄入是对人体最有利的。高碘可诱发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如Graves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与桥本氏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常伴有甲减)。在沿海高碘地区,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增加,甲状腺结节既可见于高碘地区也可见于缺碘地区,只是高碘地区略多于低碘地区。

如何对待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呢?首先要正确对待碘盐普及的利与弊,虽然碘过量可以导致“甲亢”、“甲减”及甲状腺结节,但普及食用碘盐以后,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率明显降低,人口智力及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普及碘盐仍然是我国长期的一项防治策略。过去人们错误的把甲状腺疾病都称为“粗脖子病”,无论甲亢还是甲低均多吃海带等高碘食物,导致摄入了过多的碘。近来,更多的人了解到碘过量也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沿海高碘地区,很多人谈“碘”色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忌碘饮食,这都是不可取的,低碘饮食不同于忌碘。生活中补碘需要个体化,高碘饮食与低碘饮食均不能一刀切,要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即使同一地区人群因饮食习惯不同,同样有碘过量和碘缺乏存在,由于不同环境中碘的含量差距很大,不能一味的低碘饮食。同样不同甲状腺疾病对低碘饮食的要求也不一样,甲亢病人应该严格要求低碘饮食,而慢性甲状腺炎容易导致甲低,高碘饮食虽是错误的,但过分的低碘饮食没有必要,因为无论低碘饮食还是高碘饮食,患者甲低多不能恢复,需终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适量低碘饮食却很有必要,可预防甲状腺病的发生。还有特殊人群的补碘问题,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患有甲状腺疾病时,应适当高碘饮食,以满足胎儿或婴幼儿发育的需要。此时若再低碘饮食,可能会导致胎儿、婴幼儿甲状腺肿,甚至影响幼儿智商、身高的发育。

总之,防治甲状腺疾病,补碘臆免盲目,避免走极端,避免一刀切,要因地、因人、因病、因时而异,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关爱甲状腺,提倡科学补碘!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