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 整形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当初《非诚勿扰2》火爆上映,在带给大家很多欢声笑语的同时,也让很多观众忐忑不安,缘由就因为孙红雷所扮演的“有痣者”李香山的遭遇紧张了大家的神经。民间对痣的说法很多,但很多都带着迷信的色彩。如何客观的对待我们身上的每一颗痣,作一个有备无患的“有痣者”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有的人一出生,身体便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痣,有的人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痣陆陆续续的显现出来。正常人体表面所存在的这些色素性斑痣,是与黑色素细胞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表现不一,有的平坦,有的高出表面;有的呈黑色,有的无色素;有的呈点状,有的为大面积分布;有的存在毛发,有的光洁;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后天出现的。
在日常的应用中,痣往往成了色素细胞痣的代名词。大多数痣在出生后2-6年出现,因此是属于后天性的,20岁之前几乎身体所有的痣都已显现出来了。痣的自然病程十分稳定,相对来说,自然消退、明显增大及恶性变等在痣的病程中均属于罕见。每个人全身痣的数目也是不一致的,正常人体表每人平均存在15-20颗色素痣。绝大部分的痣分布在皮肤上,但少数也可分布在口腔、阴道等鳞状上皮覆盖的粘膜,甚至还见于腋窝等浅表淋巴结的包膜上,应与恶性黑色素瘤区分。痣在身体各部的分布比例与恶性黑色素瘤不一致,痣在头颈及躯干相对常见,而恶性黑色素瘤在下肢多见。
色素痣的分类方法很多,民间传统的分类方法更是多种多样,甚至可以预兆我们的吉凶。但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按照出现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色素细胞痣与后天性色素细胞痣;按照黑色素细胞巢在皮肤层次的不同部位又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及混合痣3种类型。
民间传统文化对人体表面的色素痣也有很多的认识,认为痣代表着吉凶、贫富等等,所谓的“痣相”的说法在老百姓中流传甚广,但在医学上是很不科学的,甚至有些错误的观点导致患者贻误了病情,产生了难以弥补的后果。因此,科学的对待我们身体表面的色素痣对我们“有痣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的色素痣分布在面部或者其他外露部位会影响美观,有的痣面积过大、色泽过深、毛发生长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这些情况一般患者会提出治疗的要求。但对于一些恶性变可能较大的色素痣,则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尽早治疗,甚至在儿童期治疗较成年期更为安全。
也就是说,少数色素细胞痣可能演化成恶性黑色素瘤,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出现恶性变的概率又十分小,因此,根据病情,对色素痣尤其是不涉及美观问题的色素痣作出恰如其分的准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发生在手掌、足跖、胡须、腋窝及外生殖器等易受摩擦部位的色素细胞痣潜在的恶性变可能较大,巨痣、B-K痣、 Hutchinson黑色素雀斑等,也有恶性变的可能,均可以考虑预防性的治疗。此外,任何色素痣出现病灶明显的增大、颜色改变、破溃、脱毛、出现卫星灶、继发感染、疼痛等任一表现时,均立即进行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色素痣的治疗除了手术方式外,还可选择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方便,易于普及,但失去病理检查的机会。通常认为对于交界痣或混合痣,各种物理治疗创伤可能增加恶变的机会,尽管这种观点缺乏严格对照研究,但因曾有相关的死亡病例,因此仍然认为手术治疗是首先的治疗。手术后的病理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痣切除后标本必须送以病理检查。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先天性表皮痣是什么,怎么治疗
黑痣会恶变吗
“黑胎记”治疗新技术
看护好“黑痣”,防致命“黑瘤”
讲讲“痣”的那些事!
以患者角度聊疾病(三)鲜红斑痣真实治疗现状及个人治疗经验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