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陈良梅
陈良梅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症状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根据对抑郁障碍的基本知识和多年的临床实践,抗抑郁药的治疗原则有:

1)诊断确切。

2)全面考虑患者的症状特点、年龄、药物的耐受性、躯体状况、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3)药物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治疗剂量,使不良反应减到最小,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4)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和足够疗程(大于4-6周)。

5)如果药物治疗足量足疗程仍无效,可以考虑换药,改用同类其他药物或者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物。

6)尽可能单一用药治疗,应足量、足疗程治。当换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7)治疗前向患者家属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8)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9)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10)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焦虑障碍、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