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与生物共振技术的应用

邓吉成
邓吉成

主任医师 皮肤科

丹东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与生物共振技术的应用

丹东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邓吉成

19世纪30年代,物理学家们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通过控制电磁波的频率可传递特定的信息。电报、电话、电视、网络以及各种通讯传播方式也都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发展起来,人们进入了繁荣的文明时代。电磁波不仅存在于信息时代的通讯工具中,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整个宇宙中。因为任何振动都具有电磁波的特性,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有运动就有振动,有振动就有电磁波。基本粒子,如质子、电子、中子的自旋运动产生电磁波,不同物质各自独特的分子结构,决定了该物质具有独特的粒子综合波形,也就是该物质独特的识别波形。

1946年,美国科学家Bloch和Purcell首次发现了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正在旋进的某些原子核会发出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同时还证明了用适当频率的电磁波从与主磁场垂直的方向上对旋进的原子核进行激励,可使旋进角度增大,并发射与激励电磁波相当的射频信号。他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核磁共振现象,并因此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6——1972年,核磁共振被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用来研究分子结构,原理是某一原子核处在不同化合物中时,共振频率会有微小的特异变化。当外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到已置于磁场中的原子核,若让外磁场强度等于原子核的回旋频率,则发生共振,即产生了核磁跃迁,原子核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从而产生核磁共振信号。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对磁场强度作图所得的图谱为核磁共振波谱,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测量,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是测定化合物的重要工具之一,已广泛用于药品检验及鉴定。目前科学家们已能对任何物质进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波谱并予以数字(码)储存,如:各种食品、化学品、药品、微生物等。

1973年英国学者发现人体也具有电磁振动现象,称为人体生物电磁场,它是人体自身各器官组织电磁振动的结果。同样在主磁场内附加一个不均匀的磁场并逐点地诱发核磁共振信号,获得核磁共振波谱,对核磁共振波普的投影值进行组合获得核磁共振图像。现在我们已能获得人体各器官生理和病理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图像资料并予以数码储存,如: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

1977年德国科学家Morell博士和Rasche博士共同研发的世界首创的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诞生,命名为MORA。此后经过不断完善至1990年MORA-Super上使用了ELH软件,该软件是物质电磁波(核磁共振波谱)被电子数据话的结果。2004年WIN-软件出台和ELH组合使MORA-Super的检测治疗完全电脑化,诊断过敏原完全数字标准化,可检测过敏原、药物、疾病种类达到5000多种。MORA-Super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是现代科技和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产物,原理是是将可疑物质的电磁波输入患者体内,当机体对该物质不耐受或有负担时,二者频率相同则发生共振,能量叠加,仪器即可检测出来,同样机体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的核磁共振波谱也可输入患者体内进行检测。

德国MORA-Super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2005年来到中国,虽然还未得到普及,但使用者已发现其奇异的优势,及患者的认可。检测过敏原准确性高,速度快、种类多,超过以往任何一种检测方法,并且不需要抽血、无创伤、无副作用。可以在20—30分钟内检测出千余种过敏原,包括食入物、吸入物、化学物质、环境污染物、动物皮毛、植物纤维、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药物、牙用材料、化妆品、纺织物、洗涤剂等;同时还可进行身体全面检查,确定疾病的性质;也能针对过敏性疾病采用生物磁共振疗法脱敏及顺势疗法治疗。

一位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经MORA-Super检测:白酒、红酒、啤酒、合成纤维、溶血性链球菌不耐受,身体器官检测早期肝硬化。经忌酒、更换衣服面料、抗菌和改善肝功能治疗皮损很快消退。一位踝部肿痛的患者经MORA-Super检测提示痛风性滑囊炎,DR检查无变化,血尿酸化验高于正常值,给予泼尼松口服症状很快缓解。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