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薛书峰
薛书峰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一系列临床病征。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助于真正恢复冠脉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林文果盐酸替罗非班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1998年美国FDA批准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004年8月在国内上市,是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一)目前指南建议

     1.ACC/AHA2007年UA/NSTEMI指南:对于选择早期有创策略的UA/NSTEMI患者,在施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之前应当静脉内应用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I/A)。只有在血管造影无明显延迟并且可能施行PCI时,阿昔单抗是上游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治疗的选择药物,否则静脉内依替巴肽或替罗非班是首先选择的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I/B);对于选择早期保守策略的UA/NSTEMI患者,可以加用依替巴肽或替罗非班进行抗血小板治疗(Ⅱb/B)。

     2.ESC 2007 年UA/NSTEMI指南:中高危的患者,尤其肌钙蛋白升高、ST段压低或糖尿病者,建议在使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依替巴坦或替罗非班作为初始的治疗(Ⅱa/A)。在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初始治疗中使用依替巴肽或替罗非班者,PCI术中和术后应维持应用原来的药物(Ⅱa/B)。                                

(二)临床给药方法

静脉给予替罗非班5min后对血小板的抑制可达93%~96%,静脉持续点滴1小时后血浆浓度达到稳态,替罗非班半衰期为2小时,停药4小时内50%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故需持续静滴以维持疗效。国内替罗非班使用常见以下几种方案:(1)非PCI的UA和NSTEMI患者以0.4ug/kg.min静滴30min,继以0.1ug/kg.min持续静滴2~3d,(2)PCI患者以10ug/kg的负荷量3min静注,继以0.15ug/kg.min持续静滴24~36h。

(三)临床疗效

1.在NSTEMI中的应用: PRISM-PLUS研究在高危NSTEACS患者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肝素+替罗非班静滴与阿司匹林+肝素相比7天复合终点事件、心肌梗死危险性及30 天复合终点事件均有所降低,而同时大出血事件却有所增加;ACS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RESTORE试验结果表明:术后2天和7天,替罗非班组的联合终点事件分别较安慰剂组减少38%(P=0.005)和27%(P=0.022)。

2.STEMI急诊PCI中的应用: STRATEGY研究入选了175例STEMI患者,其中87例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另外88例患者应用阿昔单抗和裸金属支架。术后30天死亡、再梗、 急诊再血管化治疗、卒中的发生率,以及上述事件的联合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个月两组死亡、再梗、卒中以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替罗非班加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的靶病变和靶血管重建率低于阿昔单抗和裸金属支架组。这可以提示,在ASTEMI的急诊PCI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至少可以获得与阿昔单抗类似的保护作用。    

      (四) 不良反应

主要副作用为出血与血小板减少,多在用药早期出现,但少见颅内出血。其它有恶心、发热、头痛、皮疹或荨麻疹。故在用药前、负荷用药6小时内实验室监测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球比容以及尿粪隐血,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至少每日监测一次。在用药前、肝素开始应用后6小时监测 APTT,及时调整肝素用量,应保持APPT时间为对照值的两倍左右。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