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狂犬病及其暴露后处理

袁达荣
袁达荣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极速问诊

狂犬病及其暴露后处理

阳新县人民医院 袁达荣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区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畜以咬伤方式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畏光,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迄今为止,病死率达100%。

1.病原学:狂犬病毒属RNA病毒,其形态酷似子弹。易为紫外线,碘酒,高锰酸钾,乙醇,甲醛等灭活。加热100℃,2分钟可灭活。

2.传染源:狂犬病的传染源是带病毒的动物。实验证明,狂犬病毒最敏感的动物为狐、狼、豺类、大袋鼠、田鼠、棉鼠,次敏感动物为地鼠、豚鼠、突鼠、家猫、蝙蝠、兔、牛,中等敏感动物为狗、羊、马、猴。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为猫、猪、牛、马等家畜。蝙蝠、狼、狐狸、臭鼬等野生动物是发达国家和基本控制了犬的狂犬病地区的主要传染源。一般来说,狂犬病人不是传染源,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因其唾液中所含病毒量较少。倒是一些貌似健康的犬或其他动物的唾液中也可带病毒,也能传染狂犬病。

3.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动物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添伤的粘膜和皮肤入侵,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含病毒的气溶胶也可经过呼吸道传播。

4.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人被狗咬伤后狂犬病的发生率为15%—20%,被病狗咬伤后是否发病与咬伤部位、伤口的深浅大小、局部伤口处理情况以及及时全程足量的抗血清和疫苗的使用有关。另外,被咬伤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

5.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在3个月内发病,最长可达十年以上。典型临床经过分为3期。即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6.诊断:依据有被狂犬或病兽咬伤或抓伤史。出现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怕光,怕声。流涎等或咽喉痉挛。咬伤处麻木,感觉异常等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有赖于检查病毒抗原。病毒核酸或尸检脑组织的内基小体。本病需与破伤风,病毒性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等相鉴别。

7.治疗:以综合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隔离病人,置其于安静环境,重症监护,以干扰素抗病毒和大剂量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但均无救治成功报告。

8.暴露后处理:狂犬暴露后的处理应遵循及时彻底清洗伤口,狂犬抗血清及狂犬疫苗联合应用三者并重为原则:这样才能利用有效手段控制狂犬病的发生,特别是对头、颈、手指咬伤、重伤、多处伤、小孩被咬伤病人更应该做到, 然而不少被咬伤对象与其家属或亲戚朋友,甚至目前还有不少医护人员认为被疯动物咬伤,只要注射疫苗就可以了。考虑不到对局部伤口的及时彻底认真处理。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疫苗要在24小时内完成,而且越早越好。时间拖晚了再来找医生。必然影响效果,甚至无法挽救。这是国内外咬伤后处理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狂犬暴露后,咬伤局部彻底清洗消毒、注射抗血清和使用狂犬疫苗的重要性各占33.3%,如果及时做到了三者并重,其效果可能达到99.9 % ,但不能达到100%的满意效果。但如果少了其中一步,则降低33.3%的效果。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