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肺病科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一天,窗外,大雨倾盆。无患者候诊,诊室里难得的清闲。
研究生黄谦、王旭坐在我对面,正在本子上写着什么。这时,黄谦问道:“老师,这些天来看口腔溃疡的病人很多,您讲讲这个话题呗?”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张明利
我放下手中的中医古籍,说:“好的。口腔溃疡容易在春夏季节发作,而且十分顽固。说起这个病,我可是有过一番曲折的‘斗争’经历呀!”
王旭也停下笔,睁大了眼睛。我接着说:“口腔溃疡,中医叫口疮,是个常见病,可又是个难治的病。尤其是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口腔溃疡,还会导致其他病变,令患者苦不堪言!在治疗思路上,我走过弯路,有过教训。”
他俩互相对视了一眼,王旭说:“老师,您也走过弯路?”
我说:“是的。医生和疾病,犹如谍战双方,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医生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缜密的思维,就会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以致于败在它手下!”
他俩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接着说:“你们看,凡是口腔溃疡的病人,哪个不说自己‘上火’了。当初,我也认为是‘胃火上冲’所致。可是,开了各种各样清热去火的药,病人的口疮却还是好不了。这样的失败教训可不少哩!”
王旭问:“那后来呢?”
我说:“后来,我意识到是我的治疗思路出了问题。”
黄谦说:“老师,您不是常常教导我们临证遇到难题,寻求中医经典帮忙吗?”
我说:“是啊。我想到了《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的第一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当时我认为,口疮也是一种‘疮’,因此它不是胃火而应该是心火。”
王旭问:“如果是心火,那该怎么治呢?”
我说:“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即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之意),我想,就用泻小肠火的办法来泻心火吧。”
黄谦说:“思路不错!老师肯定用的是‘导赤散’吧?”
我点点头,说:“正是‘导赤散’,使用后疗效大大提高!可是不久,我发现病人的口疮仍然不能去根。”
王旭说:“那您后来是如何攻克难关的呢?”
我指指桌上那部中医古籍,说:“就是这部《脾胃论》给了我启示。这得益于我的授业恩师李发枝教授啊!
黄谦说:“老师,您的师傅是经方大家,他可是以擅治疑难杂症著称呀。”
我点头称是。
王旭拿起《脾胃论》翻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说:“老师,书里并没有讲治疗口疮的方法呀!”
正说着,诊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我转头看了看窗外,才知道雨已经停了。
中年男子走到我面前,问:“您是张大夫吧?给我看看我的口腔溃疡吧!”
他来的真是时候。
“我这次口腔溃疡犯了两个多月了,一直没好。面药、含片、漱口液,还有汤药,我可吃了不少!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疼得很!吃饭都张不开嘴。”
我望了望他的舌,他的舌体十分胖大,舌质淡暗略红,舌苔黄薄腻。左右两腮有四五处溃疡面。又诊了诊他的脉,双脉轻取弦滑,重按则无力。
我问:“最近,你的胃有什么不适吗?”
“胃胀,食欲差,尤其刚吃过饭的时候,胃部胀得厉害!”
“大便怎么样?”
“大便不成形,一天两三次。”
“平素爱吃辣椒和甜食吗?”
“是的。因为没胃口,所以要有辣椒开胃才能吃下去饭。”
“那甜食呢?”
他有些羞涩,说道:“我老婆老是嫌我瘦,老是给我吃甜食,说吃了能发胖。我几乎天天都吃甜食!”
我开了处方:半夏15克,黄芩10克,黄连3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5克,知母15克,砂仁6克,厚朴10克,生甘草15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处方开完,我又告诉他饮食的宜忌:宜清淡,忌辛辣、生冷、甜腻之食。
病人道过谢,拿起处方走了。
王旭问道:“老师,您开的是什么方子?”
我答道:“这首方剂,就出自《脾胃论》,方名叫‘中满分消汤’。”
黄谦说:“老师,乍一看,第一味是半夏,我还以为是张仲景《伤寒论》的半夏泻心汤呢!”
我笑了笑,说:“不过,与张仲景《伤寒论》也有关系。中满分消汤里其实暗含了甘草泻心汤、理中汤、五苓散等《伤寒论》的名方。中满分消汤用于湿浊阻滞脾胃,熏蒸而成湿热的病症,真是效如浮鼓!”
黄谦说:“老师,这么说,您又否定了前面说的泻心火,而是认为口腔溃疡是由于脾胃湿热导致的吧!”
我点点头,说道:“是的。因为之前口疮治疗的多次失败,使我意识到从‘心’论治口疮不行,于是就重温四大经典,尤其是细读了我的师傅李发枝教授推荐的《脾胃论》后,终于恍然大悟。”
我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我盯住脾胃不放。《内经》云‘脾开窍于口’,我认识到口疮可从脾胃论治。《金匮要略》有一种疾病叫‘狐惑病’,临床表现为口、眼、阴三部位溃疡,方用甘草泻心汤健脾清热化湿。《脾胃论》尤为重视各种疾病与脾胃的关系,详细论述了脾胃湿热导致的多种病症,中满分消汤就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名方。”
王旭问:“中满分消汤方名何意?”
我答道:“中满即中焦胀满,指脾胃湿热之证;分消即分别消导,指祛除湿热的方法。如此,则脾胃湿热得以根除,何愁口疮不能根治?”
黄谦说:“老师,我明白了!以前,您只注重泻热,没有祛湿,初用泻热法似乎有效,再用则疗效不能巩固;现在,您掌握了本病的核心病机,湿热并重,所以能彻底治愈口腔溃疡。是吧?”
我点头称是。又补充道:“治疗湿热证,一定不要忘了告诉病人饮食宜忌。”
一周后,病人复诊,口腔溃疡好了大半。根据舌和脉的变化,我调整了处方及药物的用量。半月后,他的口腔溃疡就完全治好了。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张明利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六均上午。
医院地址:郑州市城北路7号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口腔黏膜溃疡(2)
口腔黏膜溃疡(1)
请警惕“口腔溃疡”
宝宝上火的种类有哪些
哪些原因容易让宝宝出现上火的情况
生活中怎样给宝宝降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