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人类健康杀手-----脑卒中,趋于年轻化

邵银进
邵银进

主治医师 康复医学科

赣州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人类健康杀手-----脑卒中,趋于年轻化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的常见症状有突发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可伴有头晕、头痛或恶心呕吐,不同原因的卒中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近年来,脑血管病已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脑血管病侵袭。低龄脑卒中发生的原因常有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高血压、先天性疾病等危险因素,特别是很多年轻人认为,现在还年轻,疾病离自己还很遥远,常常透支自己身体的错误思想。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查找原发病是年轻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现代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可以大幅减少脑卒中致残率,据统计:脑卒中后积极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能使80%的病人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自理。人的大脑在受到损伤后有高度的重组能力和可塑性,而这种重组和可塑能力与康复训练有密切关系,康复训练越早、越充分,受损大脑功能恢复就越明显。大量临床康复实践表明,脑卒中后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年轻脑卒中患者疗效最佳。

对于低龄化的患者,有三个康复目标:第一就要恢复功能,第二个目标就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个目标就是社会参与能力的恢复。社会参与能力的恢复对于一些处于工作年龄的患者尤为重要,最终的目标是能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这三个目标可以简短的说成六个字,即“功能-活动-参与”。

总之,预防大于治疗,发病后才想到康复,不仅难度大、付出多,而且可能留存后遗症,《黄帝内经》早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已经患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出现的亚健康人群。预防脑卒中年轻化、远离脑卒中,建议年轻人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整心态、适当缓解工作压力。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