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7.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曾纪洲
曾纪洲

主任医师 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三级
极速问诊

7.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概述

本病有四种不同的畸形因素,即足内翻(varus)、踝跖屈(equinus)、足前部内收(forefoot adduction)和胫骨内旋(internal tibial torsion),不同程度畸形因素导致的畸形有较大差异。根据治疗时的年龄、治疗方法及畸形和僵硬程度,后果亦不同。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应包括两足的正位和在应力背屈下的侧位X线片。①正位片:距跟角即距骨与跟骨纵轴之间的夹角明显减小,正常为30°,患者可为10°。 ②侧位片:正常时距骨与第1跖骨平行,患者则相交成角。距跟角可自25°~30°减小至0°,这两角度数之和(即正位上的距跟角和侧位上的距跟角)称为距跟指数,至少40°。在应力侧位片上的胫跟角,正常为5°~15°,而在马蹄内翻足,这角呈负数。距跖角,正常为5°~15°,而马蹄内翻足则为零或负数,说明前足处于内收位。

治疗原则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越早越好,应在出生后即开始进行。有人称,新生儿时期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好时机。本病的治疗目标是早期、完全桥正畸形并维持矫正至生长停止。治疗的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