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你需要输液吗?

沈凌
沈凌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天气转凉了,咳嗽、发热的病人开始增加了,很多病人一到诊室来就急呼呼地说:“医生,给我输液吧,我吃了几天药还不见好。”或者说“我过几天要出差,想早点好。”我们医生总是觉得很无奈,只好说:“别急,先让我看看,如果需要会给你输液的。”

有一次有个病人带着他的CT片和血液化验结果过来,一看是肺炎,病人说:“输了三天液怎么还发热呀?我还需要输液吗?”

我一看所用的药后说:“你只需要吃药,不需要输液。”

“那前面挂了盐水还没效果,光吃药有用吗?”

“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是输液还是吃药,而在于所用的是什么药物?”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肺炎,有不同的细菌所引起的,它们所针对的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所以首先是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留下你的痰标本化验做敏感性测试,但是有很多病人没有痰或者已经用过抗生素了也很难培养出来,再或者你现在发热咳嗽了,我不可能等到你痰培养结果出来再给你用药,所以根据你影像学的特点,以及药物的特性来选择。”

“那医生是如何选择药物的呢?”

“选择药物当然是由医生来决定的,不过你也可以稍微了解一下,毕竟知己知彼才能对自己健康负责。首先当然是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你选择的药物有用是最重要的,也就是选对的不选贵的;其次是药物的强度,也即杀菌的强度,这个涉及到药物在什么样的浓度可以杀死细菌,我们希望当然是浓度低就能杀死细菌是最好的,这样的话细菌的耐药性产生也会慢一些;第三是药物使用的方便性,比如能口服最好,能一天一次最好;有些特殊病人如病情很重的、不能进食的、特殊细菌感染的、特殊部位感染的可能才需要输液。第四是安全性,所谓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所以我们会尽量选择反应小的、安全性高的药。”

“那医生你说口服不一定比输液差?但是人们都说输液起效快呀!”

“其实不然,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选择正确的药物才是关键,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专业知识,就是局部的药物浓度,比如你得的这个肺炎,要治好它首先是药物要到肺里去才行,但是以前我们有些药虽然体外细菌的敏感性试验表明它很好,但是临床上却并不那么理想,可能是由于它们的肺里的浓度太低导致。而目前有些新药却能在体内有很高的浓度,即使是口服效果也不比静脉差。”

“请问医生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输液呢?”

“通常有几类患者需要输液,一类是病情的确较重,为了在短时间内让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减少消化道吸收以及肝脏代谢所消耗的时间,但一旦病情稳定就可以改为口服。第二类药物吸收效果差,只能用静脉输液才能达到有效浓度的,如氨基糖苷类、抗真菌、糖肽类等药物;第三类是吸收功能障碍或者不能配合,如昏迷、意识障碍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终于患者明白了我的意思,也不强求输液了,带着我给他配的药回去了,三天后复诊时他高兴地告诉我:“沈大夫,你的药真灵,体温第二天就正常了。”我也很高兴,看了一下他的血液指标,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他又说:“大夫,我体温好了,是不是可以不吃药了。”我对他说:“别急,治疗要规范,这个意思是疗程要足,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细菌没被杀死而导致病情反复,因此抗生素继续巩固三天,一周后复查CT。”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