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三级甲等疣状癌是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1948年Ackerman首先提出,好发于老年人,可发生在人体各个部位,多发生于口腔、会阴部及宫颈部,发生于喉部者少见。喉疣状癌仅占喉恶性肿瘤1%~2%,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多数作者认为与吸烟和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有关。
病理:
喉疣状癌瘤体表面无溃疡和分泌物,表面呈淡红色或浅灰色外生型蕈样疣状肿块,基底广,表面桑堪状乳头突起。镜下见分化良好的角化上皮呈外生性过度生长,肿瘤组织中常见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特有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一细胞空泡样变;局部呈浸润生长,挤压周边,呈疣状变异,间质内有炎细胞浸润。乳头瘤样外观和成熟规则的排列常掩蚀了该瘤的破坏本质。
喉疣状癌早期属原位癌,限于上皮内损害,亦未超出基膜而侵入固有层,亦未浸润肌肉或软骨,因而无论肿瘤大小及局部浸润深浅,并无潜在转移性。
临床特点:
①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②吸烟、嗜酒的男性居多;③首发症状为声嘶、喉痛并逐月加重,伴轻微呼吸困难及咳嗽,痰中血丝,消炎消肿治疗无效;④局部为单侧声带肿瘤,表面呈桑堪状乳头突起,色淡红或浅灰;⑤CT或MR1示:声带肿瘤侵及喉室及室带,前联合与声门下区未受累;⑥活检时感受肿瘤表而韧性较大;⑦肿瘤生长速度缓慢,受反复手术刺激则生长速度加快,肿瘤边界清晰向周边挤压隆起;⑧组织间变前无远处转移或淋巴转移;⑨组织学表现有HPV感染标志一细胞空泡样变;⑩放疗或外伤可诱发组织间变。
诊断标准:
肿瘤常见于男性,好发于声带,外观表现为蕈样,表面有刺状突起;细胞分化高,无恶性肿瘤的细胞学特点;有边界清楚的推进缘,基质中显著的慢性炎症反应,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上皮珠及角化珠;无转移倾向。
鉴别诊断:
1高分化喉鳞癌:喉疣状癌组织缺少细胞异型性和浸润生长特征,一般不形成淋巴结转移,在病变基部有大量上皮突。喉鳞癌有恶性肿瘤组织学改变,异形性明显,肿瘤中无明显炎症反应,无推进、挤压边缘,有浸润倾向,病变发展有颈淋巴结和远隔器官转移。
2喉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向表面呈外生性生长,肿瘤根部常较狭窄,每一乳头内具有血管分支状结缔组织间质构成其轴心,表面覆盖增生上皮,缺少表面呈疣状的角化和上皮钉突球形膨大。喉乳头状瘤与HPV感染有关,难与喉疣状癌鉴别。喉庞状癌细胞平均面积大于喉乳头状瘤。镜下所见喉疣状癌鳞状上皮高度增生,形成皱褶深入肿瘤深部,表面过度不全角化形成角质栓塞,从表面深深嵌入增生的上皮钉内。
3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疣状癌的深部边缘由成排方向一致的鳞状上皮组成突起,细胞分化好。而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的上皮突起以不均匀、细长、凹凸不平、方向不一为特征。
4喉白斑:此病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早期消炎治疗有效,疣状型白斑呈刺状突起,病变范围明显小于疣状癌。
治疗及预后:
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对局限于声门区的病变经喉镜切除后复发病例,可行喉裂开术。肿瘤范围较大时临床多选择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或喉全切除术。
化疗和放疗不敏感,不宜作为喉疣状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手术加放疗亦可控制残余病变。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颈部肿块是什么
关于癌症传言你听信了几个?
关于喉癌,您了解多少?
长期声音嘶哑非上火; 小心喉癌
陀螺刀精确放疗喉癌,缓解肿瘤患者的痛苦 | 武汉肿瘤医院
六种症状,泄露喉癌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