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警惕颅内胆脂瘤入侵——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张治国
张治国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颅内胆脂瘤又称表皮样囊肿,是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好发于小脑桥脑角、鞍旁,也可见于第四脑室,侧脑室、大脑、小脑和脑干。颅内胆脂瘤的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男性略多于女性,约为1.25:1以20-50岁发病最多见,占70%以上。

临床上,颅内胆脂瘤患者根据肿瘤生长位置的不同可能出现多种症状。

小脑桥脑角胆脂瘤:常以三叉神经痛起病(70%),往往有患侧耳鸣、耳聋、晚期出现小脑桥脑角综合症,表现为面部感觉减退,面肌力弱,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

鞍区胆脂瘤:常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为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有内分泌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及下丘脑损害症。

脑实质内胆脂瘤: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以及轻偏瘫,小脑肿瘤多出现眼震、共济失调等。

脑室胆脂瘤:阻塞脑脊液循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

颅骨胆脂瘤:常偶然发现颅骨表现隆起多年,触之橡胶感,无压痛,可移动或固定。

诊断

患者的临床表现由于肿瘤的位置不同而变化极大,故病史及查体往往对于定位诊断有更大的意义。在定性诊断方面,往往需要客观的辅助检查(CT、MRI)来最终确认。

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颅内胆脂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且手术相对成熟,医生可以尽可能全部切除肿瘤的囊壁并避免血管和神经损伤,手术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颅底疾病治疗组组长张治国教授:胆脂瘤常在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蔓延,沿着各种生理通道或间隙侵袭,一般认为可多发,大小由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高峰年龄均在40岁。肿瘤起源于胚胎,但一般多在成人后出现临床症状,而且一旦发现,肿瘤往往较大,因此确诊后一定要尽早手术。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