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呼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级甲等实际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要调整好我们的生活方式,不管你是身体好的还是有基础病的都应该注意。比如我们说,到秋天了,天气的温度逐渐下降了,特别是早上、中午、晚上的温差越来越大,早晨晚上可能非常冷,相对比较凉,中午又热了,所以这个时候,首先我们就是说从穿衣服这方面要注意。如果你要是调整不好,可能受凉了,抵抗力下降,燥邪伤及你了,你可能就感冒了。所以要调整好穿衣,要适度。
在临床上,往往见的病人都是发病以后,病很重了以后才去看病,这种病人是最多的。无论说过敏性鼻炎、哮喘或者一些慢性咳喘的病人,一到秋季,往往秋天到冬天以后病人特别多,但是90%多的病人都是他发病以后,有的是发烧了,有的是咳嗽加重了,有的是喘的非常非常厉害才去看病,这种情况下治疗起来就只能是对症治疗。先退烧、止咳,然后平喘,更严重的可能还需要住院治疗。实际上,如果大家有这样的预防意识。比如说你有这些基础病,在这个病加重或发作之前,一般是9、10月慢慢进入秋季,在入秋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找专科的医生去做一些药物的调整,给你开一些药物,对体质的调整,这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提高这种中医说的“治未病”的理念,“未”是未来的未,就是说还没有发病的时候,还没有加重的时候就治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如说还对于这种,长期的慢性的哮喘、慢支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我估计很多咱们的患者也都知道,就是这个“冬病夏治”。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如何看懂药物说明书
秋季老人需注意预防秋燥
开学了,一开学孩子就生病,这个魔咒怎么破?
孩子经常生病、反复感冒,学会这几招准没错!
谈谈儿科精准医疗
春季气候温暖 适宜气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