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心脏怕咸,肾脏怕肉,血管怕激!躲过它,才能延年益寿

别小华
别小华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西安市红会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我们的身体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零件”正常工作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都可能危害生命。

一、心脏怕咸

盐分过多,加重心脏负担

目前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果钠摄取过多,会造成体内的水滞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加重心脏的负担。

所以心脏不好的人,吃得太咸会觉得不舒服。尤其是心衰的患者,需要控制盐的摄入,还有水分的摄入。

除了食盐,味精、酱油中也含有盐,使用过量,都会导致摄盐量超标。

建议1、一天吃盐6克以内。

2、如果吃菜过咸,别忘了多喝白开水。

二、胃怕寒

胃部受冷,引起收缩痉挛、绞痛

一旦胃受到冷空气或者冷的食品刺激,就容易收缩痉挛,胃部绞痛、腹泻。有胃肠疾病的人都知道,当胃肠不适时,抱个热水袋捂一会儿就会舒服些。

寒冷之物会引起胃肠的不适,是因为寒冷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影响食物透过消化道的黏膜化生为血液。

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进食生冷食物就会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

建议1、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不要直接入口。

2、冬天推荐芋头羊肉汤保暖护胃。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等多种成分,与羊肉搭配,是一道养生良品,有健脾暖胃的功效。

三、肾脏怕肉

蛋白质过量,当心累坏肾脏

经常应酬,大鱼大肉,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超标。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使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蛋白质并不仅限于鸡蛋、牛奶,各种肉类、海鲜以及豆类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当你热衷于食用高蛋白食物,又或盲目补充高蛋白营养品时,当心别累坏了肾脏。

建议1、一般每斤猪肉含84.5克,每斤牛肉含100.5克蛋白质。另外,在鸡蛋、牛奶以及豆制品中都含有蛋白质,所以这样计算下来,每天吃肉不要超过4两。

2、可以多吃山药。

四、肝怕胖

脂肪肝,危害身体健康

肥胖容易引起脂肪肝,严重者可能会引发肝纤维化,继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研究发现,肥胖的人的肝脏的老化非常明显。平均而言,体质指数(BMI)每增加10,肝脏的“年龄”就会增加3.3年。

建议1、控制饮食加上合理运动,是减肥的最佳方法。

2、当意识到自己体重超标之后,就开始在保证三餐合理的情况下,控制饮食,制定完善的计划表,分阶段有步骤减少体重。

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肝脏代谢,由此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也很高。所以,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不要擅自用药。

五、血管怕激

血压波动大,易发生意外

气候变化时,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身就比年轻人差,所以出现脑出血等意外的几率更高。

建议1、早休息,少熬夜

因为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2、吃点血管“清道夫”

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六、肠道怕忍

有害物质再次吸收

大便中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不能长时间滞留于体内,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便一次。

憋便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大便不及时排出,水分就会被肠道反复吸收,导致大便干结难排。

大便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时间过长,有害物质被肠道吸收,就会出现精神委靡不振、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建议1、排便不要忍

晨起和早饭后是排便的好时机,这时千万不要忍。只要坚持养成定时排便,即可逐渐建立起排便反射的条件反射,习惯后则能按时排便。

2、喝水不要忍

很多人意识不到喝水与肠道健康有关。有些人忙起来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等喝到嗓子眼冒烟的时候,已经是渴得不行了。端起杯子豪饮,喝了一肚子水,难受一下午。所以,喝水也不要“忍”。

七、肺怕烟

吸烟患癌风险高

长期吸烟、长期身处二手烟环境、工作中长期接触烟雾灰尘等的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建议1、现在开始戒烟!

2、另外,也要让身边的家人远离二手烟的危害,千万不要在家里抽烟。

八、眼怕累

眼劳累,牵连五脏六腑

眼睛可谓是最“娇弱”的器官,在扛累方面,眼睛是最不能装的。中医有“累从眼入”的说法,眼睛过于劳累,也会牵连五脏六腑,出现诸如头痛、失眠、烦躁、恶心等疲劳症状。

建议平时看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每隔45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左右。

九、耳怕冷

流经血液少,能量少

耳朵是一个怕冷的器官,这和它的“瘦”有关系。

耳朵薄薄的皮下面是软骨,几乎没什么脂肪。再者,耳朵分布的是末梢毛细血管,流经的血液少,能量和热量少。所以,冷风一吹耳朵就哆嗦了。

耳朵这么怕冷,得做好保暖防冻工作,特别是耳朵容易生冻疮的人。

建议天气寒冷时,出门可以戴上耳罩,或者用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