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食管癌化疗并发症的防治策略系列讲座之八:肾脏毒性

陈俊强
陈俊强

主任医师 放射治疗科

福建省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肾脏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排泄要道,化疗所致的肾毒性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一些抗癌药物如顺铂等容易发生肾脏毒性作用导致急性肾毒性。抗肿瘤药物致肾脏毒性机制主要有:①抗肿瘤药物通过其原形或代谢产物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杀伤泌尿系统细胞;②对抗癌药物敏感的肿瘤细胞在化疗后迅速大量崩解,其细胞内物质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①尿酸性肾病综合征:当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高度敏感时,化疗后可导致肿瘤细胞迅速崩解,产生大量尿酸,经肾小球过滤到输尿管,使尿酸浓度急速上升,远远超过尿液的溶解能力而在输尿管内结晶,输尿管闭塞而引起;②肿瘤溶解综合征:增殖速度快的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敏感性较高,化疗后肿瘤细胞迅速大量崩解,导致钙离子、钾离子、磷酸等细胞内物质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引起机体显著的代谢异常。大多在化疗开始24小时~48小时后发生,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酸血症和低钙血症等。

防治康复措施:

1)化疗前后和化疗时定期查尿常规及肾功能,连续观察出入量、体重、皮肤弹性、水肿情况、意识状况等。

2)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些利尿的水果如西瓜,并给予利尿剂,以降低膀胱内药物的浓度,有利于代谢废物从尿液中排出,使尿量维持在2000-3000ml/天以上。

3)使用有肾毒性的化疗药时,需进行水化,每日输液量3000ml,并使用利尿措施,适当补充钾。

4)对药物敏感的肿瘤,治疗过程中肿瘤组织崩解,尿酸排出增多,尿酸盐结晶可沉积于肾实质、肾小管或肾盂内,易导致尿毒症,给予碱性药物和别嘌呤醇等措施而防止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5)注意避免几种肾毒性药物的合用。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