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专家给你讲解瘙痒的分类

李启芳
李启芳

主任医师 疼痛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汇聚至痒的神经生物学和临床学研究方兴未艾。因此,对于现在用于不同类型瘙痒的大多数旧的术语和定义需重新定义,并需要一个国际专家组的认可。这是瘙痒研究国际论坛(IFSI)的特殊兴趣组(SIG)的一个目标。本章介绍2005和2008年间确定的术语,定义和分类。

瘙痒的术语和定义

瘙痒现在区分为急性瘙痒(6周及以下)和慢性瘙痒(持续6周以上)。

一般瘙痒与痒可以同义使用。

术语无器质性病变瘙痒,或特发性瘙痒,由于过去用于描述不同疾病如系统疾病瘙痒,无皮肤疾病的瘙痒而产生混淆,因此避免使用这个术语。

在不知瘙痒起源的病人中,未知起源的瘙痒 或 不能确定起源的瘙痒可代替使用。这个术语与未确定起源的瘙痒交换使用描述(1)未作出诊断的病人和病史并不提示痒起源的情况,(2)即使在诊断后瘙痒起源仍不清楚的病人。躯体形的瘙痒或躯体形瘙痒描述由身心或精神病学起源的瘙痒。老年性瘙痒取代老年瘙痒。尿毒症性瘙痒有几个同义词接受和讨论:慢性肾病性瘙痒,肾性瘙痒,肾源性瘙痒。.

痒的神经生理学分类

2003年提出以神经生理学为基础的分类。Twycross等根据痒起源分类如下:(1)皮肤源性(瘙痒):瘙痒源神经在其感觉神经末梢被致痒原激活。(2)神经病理性(瘙痒):有病或损伤的瘙痒源神经元产生的瘙痒。(3)神经源性(瘙痒):在缺乏神经损伤的情况下痒由中枢性作用介质诱发。这个分类有益于神经生物学的痒研究,描述潜在瘙痒神经解剖机制。该分类不能用于临床,因为某些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和胆汁淤积性瘙痒归入不止一种分类。

痒临床分类

2007年IFSI定义了国际接受的临床分类。这个分类集中在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患或不患原发或继发皮肤损害的疾病间的区别上。分类的第一部分根据病史和瘙痒病人的皮肤检查确定三组疾病。第一组:原发患病皮肤的瘙痒代表瘙痒性皮肤病,包括炎症性,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药疹,妊娠性皮肤病和皮肤淋巴瘤,所有疾病都导致特异性皮肤改变。第二组:原发无病(正常)皮肤的瘙痒源于系统性疾病,包括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感染,血液性和淋巴增殖性疾病,实体瘤,神经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和药物诱导的瘙痒。第三组:严重慢性继发性搔抓损害如结节性痒疹或单纯苔藓。下一步根据潜在疾病来分类病人。已确定了几个分类(表1.1)。两步法可适用于病人的医疗,目的避免病人不必要的实验室和放射性检查(图1.1)例如,对一个具有典型引发瘙痒的皮肤病病史的病人,几乎不需要实验室检查。

表1.1潜在疾病分类

分类疾病

1皮肤性源于皮肤的疾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干皮肤,疥疮,荨麻疹

2系统性源于器官而不是皮肤如肝(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肾(如慢性肾衰)血液(如何杰金病)和某些多因素状态(如代谢)或药物

3神经性源自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紊乱或疾病如神经损伤,神经挤压,神经刺激

4精神性或心理性伴有精神性和心理性疾病的躯体性瘙痒(心因性瘙痒)

5混合性几个疾病重叠或共存

6其它未确定起源

图1.1

第一步-病史和临床检查第二步-组织学,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

病人能容易分至一组疾病分类

病人组

皮肤性

第一组:有皮肤病的瘙痒系统性

第二组:无皮肤病(正常)的瘙痒神经性

第三组:慢性搔抓损害心理性

混合性

其它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