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男科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王劲松中医精室论》一整理导师论治精室病经验文选-1徐福松教授辨治男子免疫性不育经验>
恩师徐福松教授,对男性免疫性不育诊治,颇有心得。他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别,其虚因于脏气不足,其实起源湿热、痰浊、瘀毒等邪内扰。病位首在肝肾,次在脾肺。临证中“补虚”则补益阴阳气血,以填养精室,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稳定调节免疫功能;“泻实”可消除破坏免疫平衡诸多因素,清理生精之所,畅达输精之道,使抗体消失,施精成孕。其常用治法有如下4法:
1滋肝肾,生精血,资虚助育
男子以精为根,以气为用,精血阴液充足,则脏腑功能旺盛,免于诸邪之侵袭。今肝肾之精血亏损,气血失和,精室虚空,复受邪之扰乱,以致影响“肾精”对性腺轴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而致抗体产生。本证型患者多有房劳过度,性欲亢进或性生殖器损伤或感染史等。
临床表现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腰酸膝软,尿黄便秘,夜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弦。
治当滋补肝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大补阴丸化裁。药用:生地黄、熟地黄、泽泻、牡丹皮、山茱萸、枸杞子、黄精、山药、知母、茯苓各10g,生鳖甲、生牡蛎各30g,瘪桃干、碧玉散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病例张某某,35岁。1994年9月6日初诊。自述婚后3年不育,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女方妇检等未见异常。精液检查在正常范围,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刻诊:精神萎靡,头晕目涩,时有耳鸣,口干欲饮,腰膝酸软、溲黄,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治宜滋阴降火,以上方药加减,治疗4个月后,复查精液常规,血清抗精子抗体2次均正常,以此巩固2月,其妻受孕。
2 补脾肺,助肠胃,益气固藩
本病虽责于肾,以肾虚为本,然先天肾精需赖后天脾胃水谷精微之培补,且“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之气阴,源于脾肾,肺之卫气能充养全身,润肤达邪,增强机体免疫,抑制异常免疫,为机体外表之屏障。卫气强弱,与机体免疫功能之协调息息相关,脾肺气之虚弱,而致免疫抗体产生。本证患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疾病等。
临床表现平时易于感冒,不耐疲劳,鼻塞头痛,咽痛咳嗽,或纳少便塘,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自汗,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当健脾补肺,益气固藩。方选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山药、白术、茯苓、党参、薏苡仁各15g,鸡内金、当归、菟丝子、黄精各10g,木香、五味子各6g,砂仁3g。水煎服,每日1剂。
病例韩某某,33岁。1993年5月10日初诊。婚后4年未育,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女方检查正常。精液常规未见异常,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曾予中西药物治疗未效。刻诊:患者有慢性鼻炎及咽炎,易于感冒,时有鼻塞咽痛,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药用上方加减出入,每日1剂,连服3月余,诸症渐愈,不易外感。复查精液常规正常,血清抗精子抗体转阴。仍以原方巩固3月,其妻妊娠,顺产1女。
3 化湿浊,解热毒,洁流清源
吾师认为男子生殖系统的炎症,其血清、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的发生率高,此乃诱发免疫反应的重要原因。究其成因乃过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无度,伤及脾胃,运化失职,或感染秽毒,湿浊热毒下注,薰蒸精室,邪热灼伤营血,湿浊毒邪扰于精道而致本病发生。此证型患者多有急、慢性前列腺炎、睾丸及附睾炎病史等。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排尿不适,或尿末滴白,尿意不尽,会阴部隐痛,或坠胀,或睾丸、附睾部不适,小溲混浊,或色黄沉淀,舌质红,苔薄白根黄腻,脉弦滑。
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泄浊。方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四妙丸加减。药用:萆薢、茯苓各15g,丹参、车前子、益智仁、白术、沙苑子、川牛膝、乌药各10g,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益母草各30g,石菖蒲、黄柏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病例陈某某,32岁。1994年4月20日初诊。婚后2年未育,夫妻性生活正常。女方检查未见异常。检查精液常规正常,血清、精浆抗精子抗体均阳性。患者自诉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时尿末滴白,尿频、尿急,会阴部及耻骨部胀痛不适,腰能坠痛,口干苦粘,溲黄便干。检查:前列腺有压痛,卵磷脂小体++,脓细胞+++,pH7. 5。舌红苔黄根厚腻,脉弦滑带数。治以化湿浊,解热毒。用上述方药稍事出人,服用4个月,诸症消失,前列腺液检查:卵磷脂小体+++,脓细胞少,以原法巩固治疗2个月,其偶受孕,顺产1子。
4 逐痰瘀,通经络,畅达精道
精虽以固藏秘守为贵,但亦须适当通泄,才能保持精室或藏或泄之正常生理功能。若嗜甘贪肥,痰浊内生,或情伤气滞,或跌仆损伤,以及慢性生殖道炎症,经久不愈,皆可致痰瘀相兼为病,则积而成形,而致精隧不畅或阻塞,精泄不畅,新精难生,逆入营血,诱发免疫抗体产生。此证患者多具慢性生殖道炎症或劳伤筋脉等。
临床表现小腹、或前阴胀痛不适,腰骸酸痛,或附睾结节,或睾丸压痛,舌质暗红或带有紫色,苔薄白,脉弦涩。
吾师据叶天士“精瘀当先理其离宫腐浊”之说,运用化痰逐瘀之法给以治疗,药宜二陈汤、消瘰丸、四物汤化裁。药用:制半夏、浙贝母、玄参、白芥子、青皮、陈皮、蒲黄、丹参、王不留行、当归、川芎、穿山甲、海藻、昆布各10g,牡蛎30g。水煎服,每日1剂。
病例刘某某,29岁。1994年6月10日初诊。婚后3年不育,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女方检查正常。精液常规检查:精子计数3400万/ml,活动率50%,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余均正常。平素有阴囊下坠感,右侧附睾时胀痛,多可自行缓解,过劳易于复作,伴腰酸乏力,口粘不爽。检查:右侧附睾头部稍大,光滑、质硬、有压痛,右侧输精管增粗。舌质暗红带紫色,苔白根腻。证属痰湿浊瘀内阻,治以逐痰瘀,化湿浊,散结节。以上方药加减服用4个月,诸症消失。复查精液常规,血清抗精子抗体均正常。嘱服原方,以资巩固,随访顺产1女。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显微取精手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生育自己后代的新选择
辅助生殖周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患者在第一次就诊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人工授精 - 起源
孕前检查可以达到哪些目的呢
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有哪些